近日,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记者在采访中得知,河南商丘市妇联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。她们组织市、县、乡三级妇联干部走访调查发现: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小学,普遍存在图书室书籍种类不全,数目缺少,内容过时现象。农村的留守儿童,几乎没有课外书籍可读;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在外地打工,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教育,爷爷奶奶更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给他们辅导作业;乡镇级的集市几乎没有新华书店。一到节假日,留守儿童每天除了看电视、玩电脑、玩手机,没有其他合适的事情可做。这样既增加了安全隐患,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。
为解决这个问题,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,早在2013年,商丘市妇联开始在全市组织开展“爱心书递”捐赠活动,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课外读物,在留守儿童集中农村学校建立“爱心书屋”。目前已在全市建立25所,捐献书籍6万余册。
家住商丘睢阳区的四年级小学生詹晴,父亲外出务工,母亲在家做些小生意,平时一有空闲,詹晴就去“爱心书屋”饶有兴趣地读着科普书,那儿有她十分感兴趣的宇宙变化、太空探秘。学校里像她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200多名。在她就读的北海小学,商丘市妇联建立了第一所“爱心书屋”,送去了3000本图书。
此后,商丘市妇联在全市开展“收集一张报纸,奉献一份爱心,传递一本书籍,倾注一片真情”主题活动:从城市到农村,从机关到学校,从企业到社会各界,无论是党员干部,还是学生和群众,人人争献爱心。在柘城县,妇联利用电视广播大力宣传,一周时间收到捐款4万元图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