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素静:柔肩担重任 下足绣花功
时间:2019-05-20 来源:省妇联宣传部
分享到:

图片2

  齐素静,现任商丘市睢县审计局副主任科员,高级审计师,驻周堂镇乔寨村第一书记。从事审计工作20多年来,特别是担任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以来,时刻牢记党的宗旨,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精准扶贫,需要下绣花功夫”指示精神,以柔弱身躯,肩负起组织和人民重托,以实际行动诠释一个共产党人敬业爱岗,无私奉献的忠诚情怀。

  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认真履职尽责

  在工作中,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一线,她时刻铭记“四个意识”,切实做到对党忠诚,为党分忧,为党担责,为党尽责。不管是在局机关党支部书记还是在驻村第一支部书记的岗位上,她都严格要求自己,认真履职尽责,带领全体党员开展“两学一做”活动,按照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的要求,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,学习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新理论、新要求,在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。为适应脱贫攻坚的需要,她大胆吸纳年轻有为,公道正派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人才,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,使帮扶村走上以党建促扶贫,以扶贫促党建的良性发展轨道。由于她对党的帮扶政策掌握准、吃的透,得到中央巡视组的高度肯定。

  发挥监督作用,当好忠诚卫士

  虽是一名女同志,但在领导和同志们眼里,齐素静认真负责,踏实肯干,善于啃“硬骨头”,为了查深查透,发现深层次的违纪问题,她常常废寝忘食,面对“堆积如山”的账本凭证,她知难而上,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,她认为“干什么工作都要认真,特别是干审计,更需要精益求精,严谨细致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
  2003年至2005年,她3次奔赴外地,参加全省粮食挂账清查异地交叉审计工作。2008年夏,在对睢县农信社审计中,为取得第一手资料,她延伸审计了7个基层信用社,在人手少、工作量大的情况下,加班加点,提前完成了审计任务。

  2013年,在开封县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中,她担任主审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创造性开展工作,在严格落实审计实施方案,全面推进审计工作的同时,积极创新工作方法,总结设计的操作性强的债务类型分析判断方法和一览表,在全市、全省各个审计小组推广应用,节约了审计成本,提高了工作效率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  从业20多年来,她先后担任过200多个大中型审计项目主审,审计资金总额达150亿元,查处违法违规资金近 14亿元,提出有效审计建议300多条。她撰写的审计信息和要情专报多次被县委、政府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批示,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,为服务经济发展、促进廉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她担任主审完成的审计项目多次被省、市审计部门评为优秀审计项目,先后被省审计厅、省人事厅授予全省粮食清查审计工作先进个人、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先进个人,荣获全省审计机关巾帼审计标兵等荣誉称号。

  下足绣花功夫,当好脱贫致富引路人

  2015年,齐素静在尤吉屯乡黄庄村驻村帮扶刚结束,就被组织选派到周堂镇乔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面对千钧重担,她坦然的说:“既然选择了扶贫,就要干出成绩;既然是党员,绝不能丢党的人;感谢组织信任,我会全力干好”。

  在精准识别上下足绣花功夫。乔寨村有276户996人,其中,贫困户127户349人,截至2017年12月,还有70户172人没有脱贫,是睢县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村之一。入村以后,她一直思索如何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,如何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,如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。为此,她坚持走访每一户群众,熟悉村情民意,倾听群众心声,力求将该村的基本状况、主要矛盾、民心民声、党员队伍等各种信息摸清吃透。一遍遍走访,一次次摸底,她总结出该村的贫困落后原因是“四缺三制约”:缺资金、缺产业、缺技术、缺劳力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村里的发展;部分村民思想守旧,安于现状,缺乏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,制约了脱贫的步子迈不开;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,堡垒作用发挥不够,是制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问题。她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按照“四议两公开”,精准识别出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进行帮扶。

  在精准帮扶上下足绣花功夫。针对致贫原因,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精准帮扶规划,“基础先行(修路改电)、两保兜底(医保、社保),两业并举(扶持产业、转移就业),三清六改(清垃圾、清污泥、清杂物,改院、改厕、改水、改厨、改电、改俗)。”在具体帮扶中,她坚持扶贫同扶志、扶智相结合,因户制宜制定了不同的帮扶计划。家有劳动力的,介绍他们到产业集聚区打工,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;出不去的留守妇女,优先安排她们到村里的杂果种植协会干零活,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。对没有技术的村民,她邀请睢县人才培训中心的厨师在村里办起了厨师免费培训班,让村民学到了一技之长。对有一定技术的村民,她帮助申请贴息贷款,帮助打开销路,增加贫困户收入。借助乔寨龙山文化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区位优势,她积极组织打造“文化旅游、采摘、餐饮、休闲”乡村一日游项目,让贫困户参与进来,通过旅游产业增收致富。

  在真脱贫求实效上下足绣花功夫。三年多来,她先后为乔寨村争取到了2000多万元项目资金,用于发展全村的种植、养殖、电网改造、文化旅游、光伏发电、污水管网等。为乔寨村新修和改建道路4562米,新修下水道800米;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20㎡,农村电网改造7150米;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修路2066米,打井15眼,建桥6座,铺设地埋线5100米等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;为127户实施了“三清六改”等人居环境改善工程。乔寨村的村容、村貌得到了实质改善,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,人民群众满意度空前提升。乔寨基础设施改善了,引来了产业,老百姓有钱赚了,打牌赌博的少了,孝老爱亲的多了;学技术手艺的多了,游手好闲的少了;寺庙里的香火萧条了,文体广场上的广场舞火爆了。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成了全体村民的共识。在她的努力下,乔寨脱贫出列的目标已如期实现。她为了乔寨村这个“大家”,放弃了小家。即便是累倒在病床上,她也心系脱贫攻坚工作。电话指挥工作,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精准扶贫大梁,用扎实细致的“绣花功夫”,交了一份合格答卷。

  由于她辛勤的付出,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、河南省优秀第一书记、商丘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、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、睢县最美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。

  荣誉面前,她不骄不躁,一如既往的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。她在全县的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庄严宣誓,“乔寨不脱贫,坚决不撤回”。她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