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们的每一次前进,总能迸发无穷的力量。执守淳朴的乡风、迈出坚毅的脚步,认真走出属于自己的节奏与精彩。在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、弘扬良好家风的新风尚,以及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,都有她们温柔却坚定的身影。
巾帼不让须眉,在助力新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越来越多的巾帼女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弄潮新时代一展“她”风采
伴随缝纫机的旋转,一双双巧手缝制美好幸福生活。孔静云的春燕服饰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员工380人。多年来,孔静云不计得失,先后地建立10余家巧媳妇生产车间,安置300余名妇女从事生产,实现了农村闲散妇女的身份转换,使她们掌握了劳动生产技能,家庭收入稳中提升。春燕服饰公司被省妇联、省服装协会评为“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”,孔静云获得“省巧媳妇工程巾帼建功标兵”荣誉称号。
要让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,既能照顾老人、孩子,同时又有工资拿。对此,新乡市妇联摸清情况和需求,积极寻找适合妇女就近就地灵活就业、且经过培训就能上岗的产业和项目。指导“巧媳妇”站点依靠种植养殖、手工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,引导帮助农村贫困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。
“巧媳妇”工程实施以来,新乡市妇联广泛组织妇女参与技能培训,选定培养一批“懂市场、会经营、会管理”的优秀带头人,带领广大妇女创业致富。目前,全市已经建立涵盖省、市级的“巧媳妇”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80余家,辐射300余个巧媳妇加工站点。
扎实推进“巾帼双创行动”,联合举办“春风送岗位”暨返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42场,3000余名女性求职者与用工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。同时举办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、十佳创业之星(标兵)评选表彰、第二届“豫创天下”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,开展农村妇女技能培训,启动巾帼家政服务公益课程,利用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,扶持农村妇女创业就业。
美丽乡村创建她们责无旁贷
作为省文明办、省妇联联合命名的首批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,新乡市获嘉县冯庄镇职王村、新乡县朗公庙镇北于店村坚持深入实施家庭文明建设工程,推进好家风、好家教建设工作创新发展。在职王村,通过逐户征集家训格言,以“勤俭持家、孝敬父母”、“孝老敬亲、和睦邻里”等体现传统文化理念的一千余户花岗岩牌匾悬挂在农户门头,承载着每户村民向往幸福生活的心愿;而北于店村则利用综合文化大院,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,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,村内的许多矛盾、问题迎刃而解,党群、干群关系更加亲密,村风民风越来越淳朴。
“通过在全市开展示范基地创建工作,充分发挥示范、带动、辐射作用,努力提升广大家庭成员的家庭道德文明水平,引导广大妇女和群众带头践行优良家风家教,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文化和道德基础。”市妇联的有关人员表示。
议良好家风展文明风采
助力乡村文化振兴,深入寻找“最美家庭”。经过社会化推荐、群众自荐、事迹展播等形式,推选出孝老爱亲、教子有方、勤奋致富等事迹突出、感人至深的各类先进典型家庭。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,扩展选树“出彩家庭”。通过晒家庭幸福生活、议良好家风家教、讲家庭和谐故事、展家庭文明风采、秀家庭未来梦想等方式,推动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。
乡村美不美,先得看庭院。在长垣县,红色文化和水乡特色被融入进了庭院建设;辉县市、卫辉市、获嘉县把绿化种在每户村民门前;原阳县具有中原传统特色的民居村落,水墨画墙面分外抢眼……
为了营造“美丽庭院”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,市妇联开辟“晒晒我们的美丽庭院”专栏,对优秀“美丽庭院”进行展示,累计阅读量达到6000余次。对各县(市、区)的“五美庭院”创建工作督导打分,并将“美丽庭院”纳入妇联工作目标考核,已对112户“美丽庭院”示范户进行了命名、挂牌。并积极总结经验,拍摄创建视频进行宣传展示,做好“美丽庭院”常态化创建,在全市形成家家争创、户户争优的浓厚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