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型冠状肺炎这场“无硝烟”的战争中,有一群巾帼活跃在郑州市杜岭中街社区,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用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实际行动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情与韧劲,无惧于疫情风险,毅然选择共筑一道人民群众的安全防线。她们在危险前没有退缩,用瘦弱的肩膀、柔软的内心,撑起了防疫半边天。当问她们累不累、怕不怕时,她们都这样说……
“小家重要,大家更重要!”
这个春节对杜岭中街社区主任曹晓亚来说,比任何时候都忙碌。她每天早上6点离家出门,大多数晚上10点多才回家甚至更晚。设置路口、楼栋口疫情防控监测点;入户排查春节返乡人员;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;进行体温检测;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……各方面都要部署到位、落实到位,每一步她都亲力亲为。
辖区共537户,梳理排查武汉返乡人员是曹主任每天的“大事”,为了保证安全,她每天对辖区排查出的返乡人员量体温并安抚他们情绪,确保万无一失。
1月28日,辖区5家酒店全部关停。一开始这些酒店不是太配合,曹主任对酒店负责人们讲道理、说政策,当前疫情形势严峻,切断传染源、延缓和阻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是重中之重,经过曹主任苦口婆心的劝导,辖区5家酒店全部同意关停。
为了防疫工作,这个春节,放弃了和家人难得的团圆机会。当问她想不想自己的亲人时,她说:“当然想呀,可是和家人还可以等以后再团圆,但是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,却不能等。”
“有她在,我们放心!”
“邓姐,29号院有从武汉来的人不?”“没有呢,只有两名昨天从南阳回来的返郑人员,昨晚已经送去集中隔离点了。”“邓姐,我给社区提个意见,送快递可以只放在门口吗,送进来不安全。”“好的,我们马上联系门口值班人员,采取措施。”像这样的对话每天都要发生很多次,在微信群、在社区的值班电话里。邓琳是社区的资深网格员,每天与居民打交道,家长里短没有她不知道的事。自社区开展“防疫战”以来,邓琳充分发挥“百科全书”优势,信手捏来的电话号码,脱口而出的家庭成员姓名,网格摸排快速、详细,为社区抗击疫情提供详实信息资源。
2月16日,174号楼1单元六楼起火,是邓琳第一时间带着同事们一起赶到失火家庭大鹏家进行的灭火,当时大火蔓延,浓烟滚滚,她不顾自身安危把屋里的老太太救了出来,最后自己还因吸入浓烟导致昏厥。尽管如此,邓琳第二天依然坚守在岗位上,同事们经常说“有她在,我们放心!”
“我年轻,冲在一线那是应该的!”
杜岭中街社区党支部居委委员谢可颖是个97年的小姑娘。大年三十,看到疫情防控的通知,她第一时间就主动报名了。
这些天来,她主要负责防疫信息的统计、报送及公示工作。她说,统计的时候要特别细心,反复检查好多遍。因为一个数据的错误,会影响到后期同事们的工作。“有需要我就来了,自己是年轻人,冲在一线那是应该的。”这位97年的小姑娘腼腆地说道。
像谢可颖这样20出头的女孩子。她们在家还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,在外却成了最有冲劲的年轻生力军。防控宣传、信息摸排、病毒消杀、重点人员检控等工作中均能看见她年轻的身影。在这场无声的战役里,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燃烧着火一样的青春!
“苦点累点没关系,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行!”
2020年春节是董长娥来杜岭中街社区党支部的第二个年头,本应该在春节值班过后与家人度过新春佳节,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,值完年三十班接到取消假期通知后,她直接就奔赴工作岗位,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。
“同志,您好,请先量体温再进楼院!”这句话董长娥已经记不清讲了多少遍。在杜岭中街路口,她熟练地拿起体温仪,为一名居民量体温,并反复叮嘱其戴好口罩做好防护。当得知要来路口值守时,她义无反顾参加一线监测点检查,对经过人员测量体温、登记、劝返,及时将可疑人员上报。为有效排摸辖区内人员信息情况,她挨家挨户的登记做记录,她说“苦点累点没关系,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行!”
其实,不仅是曹晓亚、邓琳、谢可颖、董长娥……她们只是杜岭中街社区党支部的工作人员中的一个缩影,还有10位女同志都是巾帼志愿者,她们不仅是家中的女儿、妻子、妈妈,更是防疫一线中的巾帼英雄。她们中有的冒着寒冷风雪在卡点值班,有的为居民送药送生活用品,有的在幕后提供后勤保障,有的奔走在辖区各个角落进行疫情防控宣传……她们都是疫情防控一线最美的“一抹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