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媳妇脱贫带富故事⑬丨董向兰:涅槃凤凰渡人渡己
时间:2020-12-29 来源:河南日报农村版
分享到:

  “巧媳妇”董向兰在方博服饰加工车间

  董向兰最初的梦想是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厂,如今,她不但有属于自己的方博服饰有限公司,还有属于自己的方博职业培训学校、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、博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、天隆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林州分公司。她帮助了一大批林州市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士。对董向兰来说,“涅槃凤凰”最能体现她的坎坷经历。

  结缘毛衣,方博诞生

  1999年,董向兰的父亲还是林州市电力集团驻郑州办事处主任,她在春节期间到郑州看望父母。大年三十那天,董向兰和丈夫出去逛街,路过一家毛衣店时一眼相中了橱窗里一件精致漂亮的毛衣,便进去了解这件毛衣是怎么织的,老板告诉她需要一台毛衣机,还把郑州市航海路上一家卖毛衣机的店介绍给了董向兰。考虑到当时的毛衣市场需求量较大、竞争的同行少,董向兰当下便决定买一台毛衣机自己试试看。

  说干就干,董向兰从店里出来便和丈夫一起去了那家卖毛衣机的店铺,一问才知道一台毛衣机居然要15000元。董向兰咬咬牙买了一台毛衣机并立马上手学习。她一边让丈夫给自己念口诀,一边操作,两天时间就给父亲织出了一件漂亮的羊毛衫。她父亲拿到羊毛衫时不停地问她:“真是你织的吗?”董向兰心里既自豪又欣慰,更坚定了做服装厂的决心。

  过完春节,董向兰回到林州。为满足开毛衣店的服装需求量,她先是找姨家表妹共同学习,然后在林州市区一个街道租了一家店铺,开始了前店后厂的服装自产自销经营之路。由于毛衣花样多、质量好,董向兰的毛衣店生意越来越火,产品供不应求。董向兰说:“当时天天有人来排队买毛衣,有时候我自己来店里晚了,都挤不进店,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穿着我店里衣服的人。”一年之内,董向兰毛衣店的销量增长到最开始的20倍,方博服饰有限公司也渐渐有了雏形。

  凤凰浴火,涅槃重生

  2003年,董向兰响应林州市妇联的倡议,吸纳了一批下岗职工,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,这也推动了公司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的增加。2004年,董向兰创立了方博职业培训学校,开始对工人进行系统培训,并相继拓展了电脑培训和英语培训。

  2005年11月30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打断了她一路顺风顺水的事业。当日,董向兰在看望慰问服装厂丧父女职工之后,和丈夫共乘一辆面包车返回的路上出了车祸。董向兰谈起自己的伤势时说:“头上天灵盖都快被掀起来了,脸上都是血,感觉活不了了。右腿膝盖关节骨头外露,做了6次手术,后来还成了类风湿,脚脖子到现在也不能弯曲,左腿断了好几个地方。当时治疗的时候有好几个地方都没顾得上,后来它们慢慢自愈了。”面对异常严重的伤势,董向兰辗转多家医院,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手术,车祸前攒下的一些积蓄也基本上被消耗殆尽。但幸运的是,她的伤势逐渐见好,剩下的就是康复治疗。

  董向兰说:“我不想躺在家里被人瞧不起。”做康复治疗的时候,董向兰要在嘴里咬着毛巾,以防自己忍不住疼痛咬自己的舌头,剧烈的痛感让她满身大汗,有时还会忍不住哭出声来。好几次,丈夫帮她做治疗的时候都心疼得落下泪来。如今,董向兰右手腕不能弯曲,还伴有偶尔发作的类风湿。远远望去,她和一个正常人没什么两样,谈吐之间,更多了一份常人所不能及的坦荡和从容。对此,林州市妇联主席宋君芳评价说:“董向兰身残志坚,是特别乐观的一个人,老远就能听见她哈哈大笑的声音。”

  于内渡己,于外渡人

  董向兰在康复期间住在学校,学习管理两不误。在她7年做了8次手术的漫长岁月里,方博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没有受到影响,还开拓了新的领域。2008年,董向兰借助林州发达的建筑技术,开始拓展自己的建筑事业,成立了天隆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林州分公司,向社会提供招标代理、工程造价、预算等一系列服务,公司承接的监理项目经常受到上级部门表扬,还组织监理单位到她项目上学习。

  2010年,董向兰以原有的方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基点,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,建立了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,正式开始对残疾人的帮扶培训,并为大家提供就业岗位和独立创业就业的机会。董向兰招入的第一批盲人足疗师、按摩师学员在就业后基本都能做到月入3000元~6000元,有的自己开了店,分布在各个乡镇。

  除了按摩培训,手工串珠培训也是董向兰引以为傲的项目。董向兰的培训学校发展手工串珠已有6年左右的时间,主要对接帮扶农村留守妇女。十几年时间里,董向兰采用培训延伸到就业的帮扶方式,帮助400多人实现了自我独立、自我发展的梦想。

  谈起目前公司发展面临的压力,董向兰说:“主要就是场地、资金和政策问题,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。虽然困难很多,但是妇联、女企业家协会还有宋君芳主席一直都很支持我,在政策上帮我争取,给了我很大帮助,我很感谢她们,也相信未来我能克服这些困难,带着我的企业还有跟随我的这些人越走越好!”

  一路走来,董向兰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,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,“浴火凤凰”是她最好的代名词,“渡人渡己”是对她事业的最佳概括。(记者:白正春通讯员:宋格格 文/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