漯河“家·驿站”推动社区家长学校“有型”更“有效”
时间:2022-11-03 来源: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
分享到:

  为推动社区家长学校从“有型建设”到“有效建设”,漯河市妇联联合市纪委监委、市文明办、市教育局,探索实施“家·驿站”家庭教育公益项目。目前,全市65个城市社区实现家庭教育公益指导服务全覆盖。

  一、组建服务队伍——解决“谁来服务”的问题

  为确保项目的专人专管、常态长效,漯河市妇联坚持每年开展骨干队伍能力培训,今年,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对50名来自教育、妇联、司法、乡镇、社区、社会组织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进行培训,结业后全部下沉社区担任社区“家·驿站”站长。同时,面向全市招募有家庭教育指导师(者)证书和热心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公益人士,共招募志愿者332名,志愿者就近就便选择社区“家·驿站”开展志愿服务。目前,市妇联为全市每个城市社区至少配备3名“家·驿站”工作人员(1名专业家庭教育指导者+N名志愿者),真正实现社区“家·驿站”有固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为加强队伍建设,公益团队设支部书记1名,总站长1名,监督员4名,分站站长65名,对服务队伍进行监督管理。

  二、明确服务内容——解决“服务什么”的问题

  通过多次基层走访调研,漯河市妇联立足家庭需求,明确家庭教育讲座、亲子实践活动、亲子阅读、健康管理、个案咨询等6项“家·驿站”服务内容,精心打磨制作优秀课程12节。9个“家·驿站”示范站点每周末开展活动,其余站点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。每个社区“家·驿站”都配有固定宣传展架,放置有服务人员名单、活动预告、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。同时,市妇联和社区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活动通知,广泛动员居民就近参与。目前,全市65个社区“家·驿站”共计开展活动215场次,9245人受益。

  三、健全服务机制——解决“怎么服务”的问题

  漯河市妇联通过健全四项工作机制,确保项目的规范性、实效性、科学性和持续性。一是过程管理机制。要求每场活动落实“六有”标准,即有计划、有图片、有信息、有签到表、有评价反馈表、有活动小结。所有站点活动方案或授课提纲必须于活动前一周上交审核。二是联动配合机制。举行“家·驿站”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启动仪式;制定项目实施方案,明确妇联、教育、纪委监委、文明办和社区的职责分工。三是督导检查机制。四部门每周末对全市社区“家·驿站”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通报,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解决和优化,全面强化“家·驿站”服务功能。四是双向服务机制。“家·驿站”工作人员在为社区家庭辛勤服务的同时,也鼓励动员更多受益的家庭成员主动加入到社区“家·驿站”志愿服务中来,成为“家·驿站”服务力量的不竭源泉。

  近年来,漯河市妇联每年至少投入30万元用于购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,实施有“木兰护万家”“护佑童心”“幸福来敲门”等项目。“家·驿站”家庭教育公益项目的实施,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,收到家长留言1000余条,有一名家长曾这样留言:我听听,我忘了;我说说,我记住了;我做做,我会了;我体验,我感受了。体验式课堂,从自身感受出发,让我们悟出家庭教育的“道”,自我生发家庭教育的“术”。漯河市“家·驿站”家庭教育公益项目的启动,正在推动社区家长学校从有型建设转为有效建设,有效实现家庭成员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