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坚持动态排查,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纠纷
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网络作用,走村入户开展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,对存在婚姻家庭纠纷的家庭实施了精准帮扶措施,提供了纠纷化解服务。主动与市法院衔接沟通,对全市村(社区)存在“民转刑”高、中风险的婚姻家庭纠纷进行大起底、大排查,争取政法部门的重视支持,成立由基层法官、妇联干部、村干部等组成的工作专班,建立工作台帐,逐一化解解决。擦亮“娟子工作室+妇联”模式工作品牌,针对多次上访的婚姻家庭纠纷类案件,建立了妇联与“娟子工作室”联合调解工作机制。深入实施“娟子式”调解员百场培训计划,提升乡村妇联干部、巾帼网格员、“四组一队”成员调解水平,为“娟子工作室+妇联”模式注入新动力。截至目前,各级妇联联合“娟子工作室”、律师成功调解了50余起疑难家事纠纷,累计举办培训班12期,培训1600余人次。
二、发挥机制优势,提供保姆式暖心关怀
积极争取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继续专线接听,保持24小时有效畅通,工作时间权益部专人值守接听,提供维权服务;妇女群众可以通过网上“妇女之家”随时表达合理诉求;完善法律志愿者、心理咨询志愿者库,坚持律师志愿者每周三上午到权益部轮流值班制度,为妇女群众提供法律帮助,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不定期为弱势妇女儿童提供心理服务。今年以来,累计接听维权热线189个,受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126件,提供法律咨询、心理咨询80余人次,做到了信访接待、法律援助、心理疏导一体化,矛盾化解率98%以上。
三、加强法制宣传,提高妇女群众法治观念
将与妇女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,编成三句半、快板书,依托全市3079支基层巾帼宣传队,在农村、社区展演,并录制短视频在市、县妇联微信公众号展播,引导妇女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。市妇联联合市律协在“濮阳市妇联”微信公众号开设巾帼普法云课堂,通过“以案说法”短视频的形式,重点宣传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,目前线上普法宣传18期。
四、实施关爱帮扶,情系妇女儿童
实施99公益日“阳光母亲”计划项目,累计募捐90余万元,全部用于救助市低收入“两癌”患病妇女。多措并举筹资227万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。实施“爱心厨房”午餐公益项目,免费为脑瘫家庭提供午餐9000余份;“学习空间”爱心改造项目为孤儿家庭提升了家庭学习环境;“阳光助学”项目为残障特困家庭的孩子发放助学金8.7万元。加大儿童安全教育力度,开设儿童安全微课,发挥基层巾帼宣传队和“四组一队”作用,编演儿童安全节目,扩大宣传覆盖面,提高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。
五、丰富工作内容,融入基层社会治理
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“播爱使者”农村大龄青年关爱行动,印发了实施方案,召开了专题会议,进行了安排部署。通过县乡村三级妇联主席当红娘牵线搭桥,举办创业就业幸福大讲堂,倡树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健康爱情观、婚恋观,“技能培训”助未婚青年就业创业,帮助更多大龄青年找到幸福伴侣,助力社会和谐稳定。